龍應台--目送。


秋天,涼。
暖的是眼裡滴下的淚,心理澎湃的思念。


我看龍教授的書,是從他最新作品倒著看的,我發現,看龍教授的書真的需要太多的時間慢慢的消化咀嚼,這本目送,細數的是教授的生活,還有與父母細膩的互動。

龍教授莫約我父母的年齡吧,在動盪的年代出生,那時候環境不安穩,孩子的成長,是父母堅忍拉拔的成就。 借錢給孩子繳學費、陪伴孩子讀書、教育孩子端正品行,克勤克儉的持家。 孩子看到的,只有父母的無私還有太多太多無以回報的親恩。孩子看到的是不能論述的親恩。跟現在的父母比較起來,現在的孩子看到太多太美好的事物,也讓人憂心孩子是不是會不再懂得悲天憫人,不懂的感激,不知道回饋。

看到教授的文章,寫著和父母的互動,我想念我慈愛的外公外婆........是阿,有一種傷心,太深沉,沒有辦法安慰的。


內湖捷運通車後,我搭著便利的捷運作為交通。某天假日早上我上學的途中,我看到了對外省母女。 女兒莫約50來歲,媽媽硬朗的70.80歲。我每次看到帶著老媽媽閑晃的背影,我總是落淚。感動在如此的溫情下。

女兒:中午雌茶要晡要!? (中午吃茶要不要)
媽媽:不要浪肥淺。(不要浪費錢)
女兒:哪有啥子關西,出來玩玩雌點好的。(那有關西,出來逛逛吃點好的)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媽,你看那是機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媽,多方便阿,那邊很漂亮咧。

女兒站起來往我這邊猛瞧,是在看地圖。 我問她要去哪,他說要去帶媽媽逛SOGO,要在哪站下車。 我說,忠孝復興。

再也忍不住了,我的眼淚嘩啦嘩啦的滴下來了。

女兒:怎麼啦!?
我說:沒有,看您帶您媽媽逛街,我很感動。我想念我的外婆。
媽媽:吼吼敵怎麼苦啦!?(好好的怎麼哭啦)
女兒:媽媽,小娃娃想外剖喽....(媽媽,小娃娃想外婆了)

是想外婆了,也想念媽媽了。因為媽媽總會學著婆婆的南京腔陪婆婆說話,是想外婆了。


(摘自網路照片)

教授的文章裡寫著,我們一直在目送他們的背影。 

文裡大致是這樣寫著。

『雨兒,妳要回去了阿,不多留幾天嗎!?』
『媽,我明天要走,還有演講呢。』
『多住幾天沒關西吧。』
『媽,我明天要回去工作阿,不然老闆不給我工作了。』
『噢,工作阿。』

母親像個戰敗的士兵,退縮了。



如果可以,牽著您一起老,該是多幸福的阿。 背影,如果有個有力氣的手當成拐杖,那絕對不需要目送了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 我歪歪倒倒學走的時候是您牽著我,您老了踏不出步伐的時候,但願我可以和助行器一起陪你走。 我顛顛倒倒牙牙學語的時候,您不厭其煩的重複我的話語,您如果有天不記得我,我將一直把我的臉貼在您的眼前,讓您不要忘了我...........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憨吉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